spacestr

🔔 This profile hasn't been claimed yet. If this is your Nostr profile, you can claim it.

Edit
freedom
Member since: 2023-02-07
freedom
freedom 16h

以前在经历民间对政府的抗议时,看到那些人高喊着要自由,当时很不理解,什么是他们要的自由,难道你不自由吗?后来经历的多了,才逐渐明白,他们要的自由是什么,悲哀的是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要自由了。中国地理环境决定了几千年来农业社会特征,随之野蛮而血腥的专制统治,尽管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让人们接触到有限的外部空间,但很快就关上了,与其期待一个并不现实的未来,不如努力离开这暗无天日的牢笼。

freedom
freedom 16h

人生和投资一样,需要时时复盘,站在更高维度来重新审视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以及自己当初作出的决定,放下感情因素,冷静而清醒的评估过去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一切不美好的事情,这个社会的现实就是这样,是自己认知层次不够,没能在第一时间看透,不过没关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就好了,剩下的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余生不长,对自己好点。

freedom
freedom 2d

看到简中网上似乎有组织的批判哈耶克,他们站在米塞斯,罗斯巴德的立场上对哈耶克的著作进行无情的批判,肆意的诋毁,所有指控没有依据,没有出处,更没有逻辑分析,纯粹就是骂。 米塞斯是哈耶克的启蒙老师,后者更是将米塞斯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升华,将社会学,政治学,行为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与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使得古典自由主义与现实世界能够更加和谐的融合,故此才有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领导下的英国与美国保守主义回归,才有了上世纪80年代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哈耶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用严密的逻辑分析发现了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他的理论让英美两国人民受益,也亲自见证了自己预言的实现-苏联解体,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了哈耶克理论的正确性,这一点,不会因为几篇简中网的小作文而受到影响。 网络兴起对哈耶克的批判,可能来自于疫情后出现的哈耶克热,自媒体越来越多的传播他犀利的言论,每一句都重重捶击在独裁政权的软肋上,让处在经济崩溃中痛苦挣扎的人民明白谁才是罪魁祸首,如何才能争取到上天赋予的幸福和权利,这让奴役成性的共产党政权感到恐慌,启蒙,是瓦解独裁政权的利器,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质变一定会发生,这是独裁政权万万不可接受的。 另外,米莱领导下的改革,正在阿根廷取得胜利,川普领导下的保守主义美国正在重建正常社会秩序,自媒体也在积极推广这个话题,历史的,现实的案例无不在向人民传播一个奥地利学派的真理,高福利,高税收,低自由人权的乌托邦只不过是肮脏政客攫取私利的骗局,而保障人民财产权,自由权的宪政法治建设,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这个真理传播的越广泛,世界波澜壮阔的革命来的越彻底,中国,一定会因此而变。

freedom
freedom 5d

这些企业家过去几十年通过自己的才华与不懈的努力才拼搏的一个商业帝国,他们是一个行业的佼佼者,现在被土匪绑了去,极尽侮辱,自然心态崩溃,以死明志,殊不知,这才是土匪的目的。

freedom
freedom 6d

1949年5月27日,共产党军队攻克上海,当夜进驻上海,随后陈毅对上海工商业进行了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彼时,几乎每天都有跳楼的商人,企业家,陈市长欣慰的称之为“空中飞人”。历史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重演。

freedom
freedom 7d

Grok回答为什么罗斯巴德批评哈耶克 您提到的问题涉及经济学家穆雷·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对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的评价,即哈耶克“始终站在自由主义的门口,却从未真正进入”。这一评论反映了罗斯巴德对哈耶克思想的批判,特别是在自由主义(尤其是古典自由主义或自由意志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哈耶克的立场不够彻底或不够坚定。这种评价主要源于两人对自由主义、政府角色及个人自由的理解上的根本分歧。以下是对这一评论的详细分析,结合罗斯巴德的具体批评、哈耶克的思想特点以及两人的时代背景,力求清晰阐释这一争议。 1. 罗斯巴德与哈耶克的思想背景 • 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 ◦ 罗斯巴德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核心人物,倡导“无政府资本主义”(anarcho-capitalism),认为政府本质上是强制性的“强盗团伙”,所有服务(包括法律、治安、国防)都应由市场提供。他基于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理论,强调个人自由的绝对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甚至包括最小的政府角色。 ◦ 罗斯巴德的自由主义是极端彻底的,主张完全废除政府,认为市场机制和自愿交易足以解决社会问题。他的思想深受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艾茵·兰德(Ayn Rand)的自然权利伦理影响,强调道德上的绝对主义。 • 哈耶克(Friedrich Hayek): ◦ 哈耶克也是奥地利学派的重要人物,但他更倾向于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主张有限政府和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他认为政府在某些领域(如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维持法治、防止垄断)有必要存在,以保护个人自由和市场运作。 ◦ 哈耶克的思想深受进化论和知识论影响,强调人类理性有限,社会制度(如法律、市场)是长期演化的结果,而非理性设计的产物。他在《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1944)和《自由秩序原理》(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1960)中阐述了自由社会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维护。 2. 罗斯巴德为何批评哈耶克“站在自由主义门口” 罗斯巴德的评论主要出自他对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的评价,特别是在1958年为沃尔克基金会(Volker Fund)撰写的备忘录中。他将该书称为“极其糟糕,甚至邪恶的书”,认为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过于妥协,未能彻底拥抱自由意志主义的原则。以下是具体原因: (1) 哈耶克对政府角色的妥协 • 罗斯巴德的立场:罗斯巴德主张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认为任何政府干预都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他在《自由的伦理》(The Ethics of Liberty)中提出,政府本质上是掠夺性的,市场可以完全替代政府功能。 • 哈耶克的立场: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和《法律、立法与自由》(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中提出,政府在特定领域有合法角色,例如: ◦ 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如基本收入保障),以防止极端贫困; ◦ 制定普遍适用的法治规则,以维护自发秩序; ◦ 干预市场以防止垄断或外部性问题。 ◦ 例如,哈耶克写道:“在自由社会中,政府为所有人提供免于严重贫困的保障,如最低收入保障,并不与法治或自由相冲突。” • 罗斯巴德的批评:罗斯巴德认为哈耶克对政府角色的认可背离了真正的自由主义。他将哈耶克的这些观点视为对国家权力的妥协,认为这是在向社会主义或干预主义靠拢。罗斯巴德尤其反对哈耶克支持政府提供社会保障、反垄断法规等,认为这些政策与自由市场原则相悖。 (2) 哈耶克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 哈耶克的“反理性主义”:哈耶克在其“滥用理性”计划(The Abuse of Reason)中反对过度的理性建构主义(rationalist constructivism),认为社会秩序应通过自发演化而非人为设计形成。他批评古典自由主义中的“理性主义”倾向(如法国大革命中的激进改革),主张自由应基于传统、习惯和演化规则。 • 罗斯巴德的立场:罗斯巴德则信奉基于自然权利的理性主义方法,认为自由主义的原则可以通过逻辑和道德推理明确推导出来。他认为哈耶克放弃了为自由提供理性基础,导致其自由主义缺乏坚定的理论根基。罗斯巴德在备忘录中写道:“哈耶克如此反对理性主义对自由的威胁,以至于他放弃了为自由提供理性基础的任何尝试。” • 评论含义:罗斯巴德认为,哈耶克的“反理性主义”使他停留在自由主义的边缘,未能像罗斯巴德那样通过自然权利理论“进入”彻底的自由主义核心。 (3) 哈耶克对自由的定义不够绝对 • 哈耶克的自由观:哈耶克将自由定义为“免于他人任意强制”(absence of arbitrary coercion),强调通过普遍的法治规则保护个人自由。他认为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政府,而是需要一个有限的制度框架来保障市场和社会的运作。 • 罗斯巴德的自由观:罗斯巴德将自由定义为完全的个人主权,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制,包括政府的合法强制。他认为哈耶克的自由观过于狭隘,未能涵盖无政府状态下的绝对自由。 • 罗斯巴德的批评:罗斯巴德认为哈耶克的自由观因接受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角色而被“稀释”,未能达到自由意志主义的纯粹性。他认为哈耶克在理论上“徘徊”于自由主义边缘,未能彻底否定国家。 (4) 哈耶克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 •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明确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放任自由”(laissez-faire)教条,认为其“僵化的坚持”损害了自由主义事业。他在蒙特佩勒林学会的首次演讲中也批评了“自由企业和自由契约”作为资本主义核心的观点,主张政府在必要时可干预以确保市场效率(如反垄断)。 • 罗斯巴德的立场:罗斯巴德则完全拥抱放任自由,视其为自由市场的核心。他认为哈耶克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如支持政府干预)是对自由原则的背叛。 • 评论含义:罗斯巴德认为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折衷主义,未能彻底坚持自由市场的原则,因此“站在自由主义门口”而未进入其核心。 3. 时代背景与两人分歧的根源 • 共同的敌人:罗斯巴德和哈耶克都反对20世纪的凯恩斯主义、社会主义和集权主义。他们通过蒙特佩勒林学会等平台合作,试图复兴古典自由主义。但他们的方法和目标截然不同。 • 罗斯巴德的激进主义:罗斯巴德生活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深受反政府情绪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无政府资本主义是对战后福利国家扩张的极端回应,吸引了希望彻底变革的自由意志主义者。 • 哈耶克的实用主义:哈耶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兴起,对极权主义的威胁有深刻体悟。他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警告,过度集中的权力可能导致奴役,因此主张有限政府以保护自由。他的立场更注重实际可行性,试图在现实政治中找到平衡。 • 分歧的根源:罗斯巴德的批评反映了自由意志主义内部的紧张关系——彻底的意识形态纯洁性(Rothbard)与实用主义的制度设计(Hayek)。罗斯巴德认为哈耶克的妥协是对自由主义的“背叛”,而哈耶克可能认为罗斯巴德的激进主张不切实际,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4. 罗斯巴德评论的具体语境 罗斯巴德的“站在自由主义门口”评论尤其体现在他对《自由秩序原理》的批判中: • 在1958年的沃尔克基金会备忘录中,罗斯巴德认为该书“危险”,可能削弱自由意志主义运动的纯粹性。他担心哈耶克作为“右翼知识分子的领袖”会误导自由主义运动,使其偏向温和的干预主义。 • 罗斯巴德认为,哈耶克的书在自由主义内部制造了混乱,因为它既反对社会主义,又未能彻底否定政府角色。这种“中间立场”在罗斯巴德看来是不够坚定的。 5. 哈耶克的回应与影响 • 哈耶克从未直接回应罗斯巴德的批评,但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是保守主义者,而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见其文章《我为何不是保守主义者》)。他认为自由主义应向前看,支持制度演化和变革,而非固守现状。 • 哈耶克的影响远超罗斯巴德。他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思想启发了撒切尔和里根的改革,证明其“实用主义”策略在现实政治中的有效性。相比之下,罗斯巴德的无政府资本主义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影响力主要局限于自由意志主义圈内。 6. 评价与反思 罗斯巴德的评论反映了他对自由主义纯洁性的执着,但也暴露出其思想的局限性: • 罗斯巴德的优点:他坚持原则,清晰地定义了自由意志主义的边界,为后来的无政府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 罗斯巴德的局限:其激进立场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且对哈耶克的批评有时过于情绪化,忽视了哈耶克在知识论和自发秩序理论上的贡献。 • 哈耶克的优点:哈耶克的理论更具现实意义,他的自发秩序和知识分散理论为自由市场提供了深刻的哲学依据,影响了全球经济政策。 • 哈耶克的局限:其对政府角色的妥协确实可能让激进自由主义者感到失望,尤其在罗斯巴德看来,这种妥协削弱了自由主义的纯粹性。 罗斯巴德的“站在自由主义门口”评论本质上是对哈耶克“不够彻底”的失望。他认为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因接受有限政府而未能进入“真正的自由主义”——即无政府资本主义的核心。然而,哈耶克的立场可能更适合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而罗斯巴德的激进主张虽在理论上纯粹,却难以付诸实践。 7. 结论 罗斯巴德批评哈耶克“始终站在自由主义的门口不敢进门”,是因为他认为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在理论上(反理性主义)和实践上(接受有限政府)未能达到彻底的自由意志主义标准。罗斯巴德的评论源于他对无政府资本主义的信念,而哈耶克则更注重演化秩序和现实可行性。这种分歧不仅是两人思想的差异,也是自由意志主义内部关于“纯粹性”与“实用性”长期争论的缩影。

freedom
freedom 8d

建立政权以来学历最低的煞笔天团

freedom
freedom 9d

通胀一旦开启就很难停下来,如果强行拉停,那就是全面的经济崩塌,就像清零宗这个煞笔近几年的骚操作給人民带来的灾难一样,只有不停的释放流动性,给市场一种麻醉,才能维持短时间的稳定,最终的结局是无法避免的,无非全部推倒重来。

freedom
freedom 9d

远古巨鲸交出筹码,波动率平稳,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比特币往更需要它的人手中转移,而这些人比巨鲸们更能撼动现实世界里的固有藩篱,市场将开始对比特币按照新的需求逻辑来定价。

freedom
freedom 11d

逻辑严密到无懈可击

freedom
freedom 18d

唉😮‍💨,这个小话唠突然没了,怪冷清的

freedom
freedom 28d

目前看来确实这样,世袭的搞到了更多的权,更多的钱。

freedom
freedom 29d

😄并不是所有人都好逸恶劳,成长环境和基因决定有的人是有进取心的。

freedom
freedom 29d

其实官二代,富二代里面不乏优秀人才,他们的父辈大多是底层上去的,他们的成长比一般人更严苛,他们是鄙视,厌恶这个体制的,也不屑于混吃等死的工作,二也有一部分二代是纯混子,他们业务荒废,但精于人情世故和关系运作,往往能攫取更多的利益,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让整个系统乌烟瘴气,毫无生机,甚至有的单位走向破产清算的地步。

freedom
freedom 29d

假以公共福利的名义愚弄人民,让其让渡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实际则因为通膨是为政府及其偏好团体取得收入时,一种充满诱惑力的手段。

Welcome to freedom spacestr profile!

About Me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Interests

  • No interests listed.

Videos

Music

My store is coming soon!

Friends